用户∶  密码∶    · 新用户注册 · 修改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会新闻 > 正文

经济学院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自由贸易高峰论坛

发表时间:2024-09-06 11:14:00   来源:     点击:
摘要:2024年8月28日,第二届中国自由贸易高峰论坛暨中国商业史学会自由贸易专业委员会第一届高端论坛在吉林大学成功举办。论坛由中国商业史学会自由贸易专业委员会主办,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承办,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海南大学国际商学院、海南省开放型经济研究会协办,并获得《国际贸易问题》《南开经济研究》《国际经贸探索》《产经评论》《经济发展研究》《海南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的支持。本次论坛以专业性、中国问题和国际视野为特...

2024年8月28日,第二届中国自由贸易高峰论坛暨中国商业史学会自由贸易专业委员会第一届高端论坛在吉林大学成功举办。论坛由中国商业史学会自由贸易专业委员会主办,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承办,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海南大学国际商学院、海南省开放型经济研究会协办,并获得《国际贸易问题》《南开经济研究》《国际经贸探索》《产经评论》《经济发展研究》《海南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的支持。本次论坛以专业性、中国问题和国际视野为特色,以“自由贸易发展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主题,旨在通过高质量的学术研讨和政策论坛促进自由贸易发展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研究、交流与合作。

论坛开幕式由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丁一兵主持,吉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曲红梅、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丁一兵、中国商业史学会自由贸易专委会主任李世杰、中国商业史学会会长王如芹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曲红梅院长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希望与会嘉宾能够以本届论坛为契机,深入交流、碰撞思想、启迪智慧,共同探索学科前沿,推动自由贸易发展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中国经济学发展贡献智慧,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动力。丁一兵院长首先代表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全体师生,向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致以了诚挚的问候,向积极支持此次会议的学术期刊表示衷心的感谢,其次详细介绍了吉林大学经济学院的办学历史和学科特色,最后他期待本次论坛能够在自由贸易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李世杰主任在致辞中指出在美西方国家采取脱钩断链、小院高墙等逆全球化行为的背景下,中国已成为全球自由贸易的拥趸者和坚定推动者,中国自由贸易的研究,立足于商业史特别是当代史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梳理和持续加强。他特别强调自由贸易专委会未来将围绕三个“一”开展工作:一场论坛,即中国自由贸易论坛;一部著作,即《中国自由贸易通论》;以及一个网络平台。依托三个“一”,来汇集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耕深中国自由贸易这个领域,并持续为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做好服务。王如芹会长在致辞暨主旨讲话中指出,中国自由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连续多年保持贸易第一大国地位,这其中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不到全国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实现了全国18.6%的外贸规模,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过程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在此时代背景下,创建符合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理论将是中国商业史学会自由贸易专业委员会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她特别强调自由贸易专业委员会应完成好两项具体任务,一是记载历史,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记史传统,客观、科学、准确记载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和自由贸易建设轨迹,把建设原貌告诉未来。二是学术研究,要走进自由贸易区,建立数据平台,开展专题研讨,创建基于中国自由贸易发展实践的自由贸易理论,争取话语权,还要对自由贸易课程、咨询服务和职业培训等工作进行探讨。

AE4E8

随后,第一阶段主旨演讲由《南开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王乃合主持,《国际经贸探索》主编陈伟光和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兰日旭分别进行报告。陈伟光主编以产业链重构背景下的全球产业治理:基于新型产业政策的思考”为主题,围绕当前全球产业治理研究的紧迫性、新型产业政策的特点、全球产业治理的框架与新型产业政策博弈等具体问题进行深入阐释,并就中国的产业政策应对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他认为在美国出台多项明确针对中国的系列法案背景下,中国应更加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产业治理,补链、延链、固链,巩固以我为主的产业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兰日旭副会长发表了题为“自由贸易发展与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基于中西分流与合流的视角”的主旨演讲。他从历史维度和中西分流与合流视角切入,对自由贸易发展与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演进规律和动因进行解读,并指出工业化促成了以英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的建立,而“大萧条”和二战则终结了自由贸易的运行基础,二战后全球产业链重构推动了自由贸易的发展。他最后总结认为自由贸易的施行必须建立在强大经济实力基础之上,它的发展又能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成基础则深深影响了自由贸易的发展。中西分流或合流根源于经济实力的动态变动,而两者的变化在深层次上则在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成基础。

C5E70

第二阶段主旨演讲由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李杰主持,辽宁大学金融与贸易学院教授崔日明、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楠分别发表主旨演讲。崔日明教授做了题为“辽宁自贸试验区建设成效、经验、问题与发展”的报告。他首先对沈阳片区、大连片区和营口片区以及辽宁省总体自贸试验区的建设成就进行了详细回顾,认为辽宁省自贸试验区建设在深化投资领域改革、培育重点产业,贸易便利化改革创新,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国资国企改革、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等方面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随后,他针对辽宁省自贸试验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政策体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对外贸易水平,增强国际辐射能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各片区根据自身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等四项具体政策建议。陈波教授汇报了题为“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企业内技能溢价的影响:理论与中国证据”的学术研究成果。他在Melitz2003)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服务投入和异质性劳动力,将服务业开放与企业内技能溢价置于统一分析框架中,并区分了服务与劳动之间的替代关系,同时结合公平工资理论,构建上游服务业开放影响制造业企业内技能溢价的理论模型,并运用上市公司数据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服务业开放通过降低制造业企业的服务投入成本,增强其盈利能力,从而使得拥有更强谈判能力的高技能劳动力受益,提高了企业内技能溢价。李楠教授在题为“经济史研究范式变化趋势及挑战”的报告中,首先就历史对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性进行阐释,并对经济史学科研究范式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他认为经济史的研究范式经历了从传统历史学研究范式到新经济史革命再到新历史计量三个阶段的跃升,历史自然实验的出现、历史发展问题的研究以及4D经济史成为了新历史计量发展的新方向。而新的研究手段与方法的使用拓展了经济史研究的内涵与外延,使得经济史研究不仅仅停留在以史为鉴的基本层面,而且使经济史与发展经济学、经济学理论高度融合。最后,他梳理总结了4点经济史研究范式转变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本次会议还下设多个平行分论坛,来自吉林大学、海南大学、延边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师生就自由贸易、制度型开放、自贸试验区建设等选题进行论文汇报,学术讨论热烈,学术氛围浓厚。

此次举办“第二届中国自由贸易高峰论坛暨中国商业史学会自由贸易专业委员会第一届高端论坛”,是在深化制度型开放、推动自由贸易向纵深发展,开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服务和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大背景下,吉林大学经济学院组织的一项重要学术活动,必将为构建自由贸易创新发展的话语体系贡献力量。




版权所有:中国商业史学会
秘书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中央财经大学

邮编:100081   电话:010-62289957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