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型工作
一是“牵住牛鼻”,加强专业委员会机构建设和成果产出,打造专业委员会的学术研究平台。
作为中国商业史学会下属较早成立的专业委员会,商帮史专业委员会的首任主任委员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徽商研究的重要奠基者、安徽师范大学原校长、中国商业史学会的副会长张海鹏先生。专业委员会成立以后,他先后组织同仁出版了《明清徽商资料选编》《徽商研究》《中国十大商帮》《徽商与经营文化》《富甲一方的徽商》等近10部在中国商帮史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对推动中国商帮史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李琳琦教授继任专业委员会第二届主任委员以来,进一步加强专业委员会的机构建设,将专业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秘书长等陆续配齐,召开了多次专业委员会办公会议,推动专业委员会工作的进一步有效展开,同时在安徽师范大学的大力支持下,为专业委员会配备了专门的办公场所和基本设施,为专业委员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主办和协办了数次高规格的学术会议,组织出版了《徽商与明清徽州教育》《徽商会馆公所征信录汇编》(上下册)《安徽师范大学馆藏千年徽州契约文书集萃》(10卷本)《话说徽商》《近代徽州布商研究》等系列著作,有些还在搜狐、新浪等网站连载,产生了重要反响,从而大大提升了专业委员会的学术影响力。
二是“借鸡下蛋”,充分依靠地方和高校资源,打造专业委员会的学术交流平台。
专业委员会一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经费来源,这是制约专业委员会发展,特别是学术交流的一个瓶颈。为了解决这种困境,专业委员会开始借鸡下蛋,即通过借助地方和高校的力量来推动专业委员会各项学术活动的有效开展。依靠安徽师范大学和安徽其他高校主办和协办了多次学术研讨会,如2011年“纪念张海鹏先生诞辰80周年暨徽学学术研讨会”、2012年“中国商帮文化学术交流会”、2013年“徽商与徽州文化学术研讨会”、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六百年徽商资料整理与研究》开题报告会”、2015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历史学的理论研究与徽学研究研讨会”、2017年“徽州文书与中国史研究学术研讨会”等等。通过“借鸡下蛋”,不仅使专业委员会的学术活动开展地有声有色,还进一步密切了专业委员会和地方政府、高校、企业的关系,也使得专业委员会的学术交流更接地气,真可谓一举多得。
二、学术研究
2010年以来,专业委员会聚焦徽商研究,同时开展不同商帮的比较研究,在中国商帮史研究上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对推动中国商帮史研究的深入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涌现出一大批高层次的科研立项和科研成果。
一是科研立项成绩显著。2010年以来,商帮史专业委委员会中从事徽商研究的会员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及其他国家和省部级课题20余项。代表性课题如下:
序号 |
项目名称(下达编号) |
来源 |
起讫时间 |
主持人 |
经费 (万元) |
1 |
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中的乡村教育变革研究(10BZS039) |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
2010-2015 |
李琳琦 |
12.0 |
2 |
六百年徽商资料整理与研究 (13&ZD088)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
2013-2018 |
王世华 |
80.0 |
3 |
徽州文书文献整理与研究 |
中央宣传部(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项目) |
2016-2019 |
李琳琦 |
50.0 |
4 |
明清徽州传统家训资料整理与优秀家风研究(14AZD061) |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
2014-2018 |
徐 彬 |
35.0 |
5 |
明清以来徽州家谱所录文书整理与研究(17BZS144) |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
2017-2020 |
董家魁 |
20.0 |
6 |
明代徽州山林经济研究(15CZS051) |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
2015-2018 |
康 健 |
20.0 |
7 |
皖南早期历史文化专题研究(15FZS054)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 |
2015-2018 |
裘士京 |
20.0 |
8 |
明清商人传记资料整理与研究(14ZDB035)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 |
2014-2015 |
李琳琦 |
10.0 |
9 |
明清乡村绅权建构与社会认同研究(11BZS035) |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
2017-2018 |
徐 彬 |
15.0 |
10 |
近代徽州宗族与乡村社会变迁和转型研究(16JJD770003) |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
2016-2020 |
刘道胜 |
60.0 |
11 |
祁门红茶史料丛刊 |
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 |
2017-2020 |
康 健 王世华 |
18.0 |
12 |
安徽师范大学馆藏徽州经济与社会档案粹编(86) |
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 |
2013-2014 |
李琳琦 |
18.0 |
13 |
徽商会馆公所征信录汇编(26) |
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 |
2015-2016 |
李琳琦 |
20.0 |
14 |
清代徽州乡土文献萃编(41) |
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 |
2017-208 |
李琳琦 |
18.0 |
15 |
同治年间黟县茶商吴敬修、丁云藻互控案 |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项目 |
2016-2018 |
朱小阳 |
3.0 |
16 |
《篁墩程先生文粹》校注 (皖教秘科〔2015〕55号) |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项目 |
2015-2018 |
徐 彬 |
1.6 |
17 |
明清徽州都图里甲资料整理研究(皖教秘科[2014]14号-1) |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项目 |
2014-2018 |
丁修真 |
1.0 |
18 |
《新安女行录》校注(皖教秘科[2014]14号-2) |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项目 |
2014-2018 |
董家魁 |
0.75 |
19 |
《休宁碎事》校注(1208) |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项目 |
2012-2018 |
李琳琦 |
2.0 |
20 |
安徽师范大学馆藏千年徽州契约文书集萃 |
安徽省省级文化强省建设专项资金项目 |
2013-2014 |
李琳琦 |
25.0 |
21 |
徽州家谱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AHSKHQ2014D07) |
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 |
2014-2015 |
徐 彬 |
5.0 |
22 |
近代祁门茶业经济研究(AHSKQ2014D67) |
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 |
2014-2017 |
康健 |
5.0 |
二是科研论著精品不断。仅在最近五年时间,安徽师范大学的专业委员会会员们就在《中国史研究》等重要刊物上发表了近百篇徽商研究论文,其中CSSCI刊物论文有数十篇,代表性论文如下:
序号 |
论文名称 |
作者 |
发表时间 |
发表刊物 |
1 |
“弃儒就贾”本义考——明清商人社会地位与士商关系问题研究之反思 |
梁仁志 |
2016.05.20 |
中国史研究 |
2 |
明清徽州乡村文会与地方社会——以《鼎元文会同志录》为中心 |
刘道胜 |
2017.11.20 |
中国史研究 |
3 |
清代图甲户籍与村落社会——以祁门县王鼎盛户《实征册》所见为中心 |
刘道胜 |
2017.05.20 |
学术月刊 |
4 |
清代祁门县王鼎盛户实征册研究 |
马勇虎 李琳琦 |
2017.03.15 |
中国经济史研究 |
5 |
清代徽州契约文书所见“中人”报酬 |
郭睿君 李琳琦 |
2016.11.15 |
中国经济史研究 |
6 |
商业与公益之间:清代民间公项经费存典生息研究 |
梁仁志 |
2016.06.15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
7 |
乱世中徽州民众生计模式的转变:基于《黟县碧山李氏宗派谱》的个案考察 |
康 健 |
2017.03.15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
8 |
明清徽州的民间资产生息与经济互助 |
刘道胜 |
2013.12.25 |
史学月刊 |
9 |
关于中国区域史研究的几点反思 ——以安徽的区域史研究实践为例 |
梁仁志 |
2017.03.15 |
南京社会科学 |
10 |
清代以来徽州家族修谱谱局管理模式研究 |
徐 彬 |
2014.12.15 |
史学史研究 |
11 |
商帮史研究中商人身份的判定问题——以徽商研究为例 |
梁仁志 |
2016.09.15 |
安徽史学 |
12 |
也论徽商“贾而好儒”的特色——明清贾儒关系问题研究之反思 |
梁仁志 |
2017.05.15 |
安徽史学 |
13 |
论徽商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李琳琦 |
2014.03.15 |
安徽史学 |
14 |
清朝至民国时期徽州钱会利率及运作机制考述——基于89份徽州钱会文书的考察 |
刘道胜 |
2017.07.15 |
安徽史学 |
15 |
明代徽州木商经营实态——《万历郑氏合同分单账簿》研究 |
康 健 |
2015.09.15 |
安徽史学 |
16 |
明清时期徽州出家现象考论 |
康 健 |
2014.08.15 |
历史档案 |
17 |
徽商研究再出发——从徽商会馆公所类征信录谈起 |
梁仁志 |
2017.05.30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
18 |
清代“广东十三行”贸易制度下行商衰落原因探析——基于垄断租金的视角 |
马陵合 |
2015.09.01 |
贵州社会科学 |
19 |
晚清祁门县保甲设置与村落社会——以《光绪祁门县保甲册》为中心 |
刘道胜 |
2014.07.10 |
安徽大学学报 |
20 |
徽州家谱中的清代涉墓诉讼论略 |
徐 彬 |
2015.11.10 |
安徽大学学报 |
21 |
一腔热血勤珍重 洒去犹能化碧涛——张海鹏先生倾心徽学研究二三事 |
李琳琦 |
2013.05.30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
22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徽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项目为中心 |
李琳琦 |
2017.03.30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
23 |
徽商研究再出发——从徽商会馆公所类征信录谈起 |
梁仁志 李琳琦 |
2017.05.30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
24 |
民间习俗与传统契约信用的维系 ——以明清徽州为中心 |
刘道胜 |
2017.03.30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
25 |
家谱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以明清徽州家谱为例 |
徐 彬 |
2014.01.30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
也是近几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琳琦教授及其所率领的徽商研究团队还陆续主编出版了《徽商会馆公所征信录汇编》(上下册)(2016年)、《安徽师范大学馆藏千年徽州契约文书集萃》(全十册)(2014年)等大型徽商研究的基础性史料。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向社会大众普及商帮文化,徽商研究专家王世华教授和李琳琦教授一起策划并主编了“安徽师范大学徽学普及丛书”,即“解码徽商”丛书,该套丛书目前已出版八本(2016年):《第一商帮》《贾而好儒》《经营之道》《仁心济世》《商界巨贾》《无徽不镇》《徽商故事(明代)》《徽商故事(清代)》等,较为详细地展示了徽商鲜为人知的风貌,从而达到普及徽商知识、弘扬徽商精神、传播徽商正能量之目的。
三、社会服务
长期以来,专业委员会还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一是将研究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主动发挥专业优势为地方发展建言献策。如安徽芜湖鸠兹古镇、西河古镇,黄山市众多与徽商相关政府工程的建设等,专业委员会均给出许许多多的建议和意见,对提升相关工程的学术和文化品位,防止历史常识错误的发生等,均起到了重要作用。此一举措也使专业委员会赢得了地方政府、企业和民众的认可,扩大了专业委员会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二是积极支持研究生、大学生等从事商帮文化遗产的调查和保护活动。不仅为相关活动提供策划和辅导,甚至还不断派出老师进行实地带队指导,这种活动有效地提升了研究生、大学生对商帮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也为商帮史和商帮文化研究播下了希望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