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 新用户注册 · 修改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服务 > 正文

中国商业史学会中国大运河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新时代大运河文化发展高端论坛成功举办

发表时间:2020-12-04 13:30:58   来源:     点击:
摘要:2020年11月28日,中国商业史学会中国大运河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新时代大运河文化发展高端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成功举行。

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全长近3200公里,已有2500多年历史,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展现出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勇气,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明,是一部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宏伟诗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强调“古运河要重生。”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9年5月,《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发布。2019年9月,《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出台。至此,大运河从“文化遗产”跃升为“国家战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大运河高质量发展,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研究新冠疫情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主要问题、规律特点、发展趋势,前瞻谋划“十四五”大运河文化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国家战略,推动把大运河建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标志性文化品牌”的战略目标,2020年11月28日上午由中国商业史学会为领导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为指导单位,中国商业史学会中国大运河专业委员会、安徽省社会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城市文化传播中心主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运河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组、当代安徽研究所、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会、北京运河文明文化发展中心承办的“中国大运河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新时代大运河文化发展高端论坛”成功举行,本次论坛主会场设在上海交通大学,同时举办线上论坛。来自中国商业史学会、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所、上海交通大学、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扬州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安徽省考古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大运河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发展战略、安徽大运河保护和发展战略、运河文化与商贸漕运、大运河文化与旅游融合、大运河人文精神与当代传承、大运河高质量发展路径”等议题,从历史、文化、经济、生态、军事、航运等视角在线交流讨论。

在中国大运河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长胡昊,中国商业史学会会长王茹芹,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江淮论坛》主编沈跃春分别致辞。中国商业史学会中国大运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王晓静作2021年度工作计划汇报。会议宣读了《中国商业史学会关于成立中国大运河专业委员会的决定》,并聘请大运河沿线城市的43位专家学者担任首批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长胡昊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上海交通大学是国内较早开展大运河城市与文化研究的机构之一。早在2006年,即出版了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中国脐带——大运河城市群叙事》,为推进运河世界遗产申报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运河文化建设研究》、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项目《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全年实施情况评估和分地区实施绩效评估》等课题,形成了以运河城市文化的现代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研究特色和理论风格。成立“中国商业史学会中国大运河专业委员会”,为进一步服务国家战略搭建了重要平台。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打造大运河文化带研究和规划的知名智库,为大运河文化研究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贡献交大力量。

中国商业史学会会长王茹芹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和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深入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在以往的研究中,中国商业史学会以大运河商贸功能开展了“大运河商路”研究,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关注,为丰富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做出了重要贡献。2019年7月26日,经我会研究同意成立中国商业史学会中国大运河专业委员会,把继承和弘扬商贸文化优良传统、商贸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等作为重要研究领域,多出高水平学术成果,多出有助于国家和政府决策的咨询研究成果,广泛聚集研究资源,不断提升研究水平,争取尽早打造成为中国商业史学会一个新的重要学术文化品牌。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江淮论坛》主编沈跃春在致辞中指出:开展大运河文化研究。一要夯实大运河文化研究理论厚度,加强大运河文化基础性研究,通过理论创新指导实践发展,防止对大运河文化遗产进行超负荷利用和盲目性开发;二要扩展研究学科向度,从历史、文化学科拓展到生态、经济、社会、交通、地理、信息等多学科,甚至是交叉学科,减少学术研究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三要提升研究成果咨政高度,围绕各地各级党委中心工作,坚持生产、生态和生活三者融合保护大运河文化遗产,不局限于研究一地、一城、一池、一点、一线,围绕大运河一体化发展协同开展系统研究,做到特色性与整体性的统一,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智慧共融,以学术思想引领政策创新。写好讲好传播好新时代大运河故事,着力将大运河打造成为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

在主题报告环节,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大运河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士林教授发布了题为《江南运河的发展现状和对策建议》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从长三角与大运河文化带的关系看,大运河流经长三角15座城市近百座古镇,融汇了吴越、淮扬、皖江、淮河、徽州等地域文化。江南运河是大运河上色彩最为缤纷、故事最为动听和景色最令人留恋的“文化线路”。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是沿线8省(市)和众多名城古镇的共同责任。报告认为,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上,江南运河城市与文化不仅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同时依托长三角发达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具有最好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强有力的经济基础支撑,有望率先建成大运河文化带示范区。报告强调,在大运河文化带的总体战略框架下,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为重点目标,深入开展运河江南文化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积极探索江南文化资源的现代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研究,找出协调解决各种历史和现实矛盾的有效办法,提出相关各城市和各方面能接受和认可的发展战略思路,探索构建促进江南运河城市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为运河沿岸江南文化的传承创新及由此带动大运河文化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为打造千年运河品牌作出示范和样板。

在主旨发言环节,与会专家深入切磋,各擅胜场。安徽省社科院邢军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刘士林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张晓欢副研究员等认为,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是一条集经济、贸易、交通、文化、生态、信息和交流为一身的“国运之河”,是民族融合的产物,是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治理智慧的表现,是世界江河文化融合发展的典范。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深入挖掘好、传承好、保护好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和“古运河还要重生”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全力做好保护、传承、利用“三篇文章”,推动大运河文化遗产活起来,是沿线八省市共同的历史责任,也是学界的时代担当。要积极探索推动大运河文化遗产“双创”的理论先行、政策创新、三生融合、区域协同、人才支撑、法治保障等六条路径。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冯奎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姜晓云研究员、合肥工业大学康武刚博士、安徽省社科院许为等认为,大运河保护传承要围绕“区域协调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做好地方规划与国家战略的无缝对接,逐步建立完善政府间、行业间、企业间、社会组织间以及学术界的多层次合作机制,坚持以文化和生态保护为引领,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维护大运河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着力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能力建设,构建大运河国家记忆体系。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要通过规划引领,坚持“融入大局、区域合作、部门联动、规划衔接、古今并重”的原则,按照“河为线,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的思路,从“一遗址”出发,从“一体化”入手,从“一盘棋”规划,推动大运河从“地理空间”迈向“文化空间”,在空间上实现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黄河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互联互通,在时间上实现历史与当下古今联通,在发展内涵和结构上实现文化与经济融合贯通。

中国传媒大学耿波教授、安徽省社科院段金萍副研究员等认为,要加大政府财政投入,鼓励各地设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基金。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大运河+”发展,加快遗产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建立健全文化遗产数据库、数字资源库和监测预警平台。注重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借助新经济、新科技、新文创、新业态,打造世界级大运河文化创意产业带。

坚持以大运河文化引领区域和城市高质量发展,不应专注于“运河遗迹”的发掘,而关注“运河沿岸城市的文化蕴蓄与运河至今仍存的互动关系”,活化千年运河文化资源,让大运河文化拥有一张“互联网化、年轻态、轻悦化”的现代面孔,赋予古运河新的生命力,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为高颜值的生态长廊、高品位的文化长廊、高效益的经济长廊、高水平的科技长廊,让古老大运河重生,展现大运河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内涵。

浙江大学刘朝晖教授、清华大学眭谦研究员、淮北师范大学余敏辉教授、安徽省考古所宫希成研究员、宿州学院陈艳副教授等认为,要秉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理念,充分发挥中国大运河在文化、生态、经济、协作等方面的新使命,注重各地大运河的特色研究,比如要研究大运河在徽商兴盛中的作用、大运河安徽段出土越窑瓷器、大运河考古挖掘、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研究。要注重场景理论运用和特色文化营造,在中国语境下建构和创新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理论体系和话语实践体系。坚持开展大运河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互鉴交流,主动组织参与世界性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提高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和影响力,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把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优秀文化传播到全世界,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人民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想信念,推动大运河成为展示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金名片。

中国商业史学会中国大运河专业委员会供稿


版权所有:中国商业史学会
秘书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中央财经大学

邮编:100081   电话:010-62289957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