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深入推进宁波商人与抗日战争的相关研究,6月28日,第一届甬商文化论坛——“全民抗战”:宁波商人与抗日战争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由上海大学、宁波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共同指导,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宁波市文史研究馆联合主办,上海大学宁波商人研究中心、上海甬籍历史人物研究中心承办,中国商业史学会商业...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深入推进宁波商人与抗日战争的相关研究,6月28日,第一届甬商文化论坛——“全民抗战”:宁波商人与抗日战争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由上海大学、宁波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共同指导,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宁波市文史研究馆联合主办,上海大学宁波商人研究中心、上海甬籍历史人物研究中心承办,中国商业史学会商业文化遗产专业委员会、中共上海市宁波商会委员会、上海大学红色文献研究中心等单位协办。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大学、西南大学、宁波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40余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为推动甬商文化研究建言献策。会议开幕式由宁波市政协文史委主任韩志敏主持,宁波市政协原副主席、宁波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郁伟年和上海大学原党委副书记、上海市社科联原副主席、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忻平分别致辞。宁波帮爱国人士项松茂、竺梅先后人参加会议。



主旨发言阶段,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熊月之以《甬商抗战实践与群体意识》为题,高度评价宁波人在抗日救亡宣传、组织抗日救亡团体、参与抵制日货运动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社会经济史研究所名誉所长萧国亮通过介绍宁波商人参加抗战的事迹,指出当前商人研究应具备的理论与方法。上海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张忠民以叶澄衷、秦润卿、刘鸿生等人为案例, 探讨了甬籍沪商在全民族抗战中所彰显的家国情怀。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名誉高级研究员、历史系教授郑会欣立足既有研究,介绍了董浩云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经济史研究》杂志主编,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魏众在《跨时代的红色商人卢绪章》的论述中,详细梳理了卢绪章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实践和传奇经历。
主题发言第一环节由《文汇报》理论部主任杨逸淇主持。西南大学教授、卢作孚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守广强调了宗族血缘、同乡地缘关系的信任在宁波帮商人兴起过程中的作用。上海大学教授、宁波商人研究中心主任李瑊以“抗日风云中的宁波人”为题,指出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在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上,处处闪现着宁波人的身影,浙东山水孕育了宁波人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刚烈无畏的性情品性,由此在中华民族的抗战史册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同时她也介绍了上海大学甬商研究中心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和活动概况。浙江省社科院历史所所长、浙江省历史学会秘书长徐立望以《抗战时期的宁波海员》为题,通过对台湾“国史馆”所藏档案及相关文献的梳理,探讨了宁波海员的内部运转、工种分布以及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形态。浙江药科职业大学原党委书记陈厥祥以黄楚九、项松茂、卢绪章为代表人物,讲述他们从自主斗勇到自觉斗争的抗日历程。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史系主任、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兰日旭分析了宁波商帮在现代转型过程中既继承了传统商帮的优长之处,又适应了时代需求,在现代转型中凸显了时代特色。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院长张侃的《甬籍女性经济学家张肖梅与抗战大后方的经济活动》,从性别研究和人际网络的视角,探讨了甬籍女性经济学家张肖梅在大后方经济活动的缘起与实态。宁波大学教授、宁波帮研究中心主任雷家琼通过梳理近代报刊资料和档案文献,分析了虞洽卿独具特色的社会治理理念和实践。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丰箫考察了宁波商人群体在兴办实业过程中所呈现的价值观,并在抗日战争过程中得以强化和升华。
主题发言第二环节由宁波市文史研究馆专职副馆长杨欣欣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袁为鹏的《中国近代第一家机制面粉厂的国籍归属及其发展兴衰(1896-1916)》分析了上海增裕面粉厂的国籍归属问题,厘清了学术界长期存在的“英商说”与“德商说”的史料依据及其源流,考证出增裕面粉厂是一家由英商创办的企业。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上海史研究室主任徐涛的《义士萧特:抗战时期一名外籍烈士的国家纪念》,从“盛大公葬”“空间生产”“周年纪念”三个方面,论述了美国人萧特在1932年淞沪抗战中的殉难过程,以及背后的政治象征与社会意涵。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卢征良分析了抗战时期川康兴业公司的经营模式及其特征,指出该公司通过垫款购料的方式为战时后方企业提供资金,达到扶助、引导这些企业发展的目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经济史学会副秘书长、研究员熊昌锟的《抗战时期根据地的货币政策及其历史意义》指出,各抗日根据地自主开展的货币制度建设,不仅维系了抗日根据地的物资流通与市场秩序,更在稳固根据地政权、保障持久抗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新中国史研究院副院长李玉结合现代数据分析方法,对1980-2025年间刘鸿生研究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与梳理。重庆三峡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黄河从“资本人格化”的视角,探究战时资本流向背后的逻辑以及不同资本之间的博弈。上海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吴静从技术史角度,考察刘鸿生与大后方火柴业的发展扩张关系。中共上海市虹口区党史办公室、上海市虹口区档案局二级巡视员王佩军阐述了爱国实业家项松茂的人生经历,以此感悟伟大抗战精神的社会基础和现实启示。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上海市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名誉会长张云在会议总结中指出,“宁波商人与抗日战争”研究意义重大,未来前景广阔,他高度肯定了与会专家学者从宏观微观、跨学科分析、国际视野等方面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也从家国情怀、家风家教、创业先锋等多角度表达了对未来“宁波商人与抗日战争”研究的祝愿与期许。





本次会议聚焦“宁波商人与抗日战争”这一议题,与会者畅所欲言,讨论热烈,这不仅是一场回溯往昔、追寻史迹的学术盛会,更是一次致敬英雄、传承抗战精神的文化盛典。与会者一致认为,宁波商人在那场关乎民族存亡战争中的卓越贡献,是如此的厚重而光辉,值得后人永远铭记与颂扬。宁波商人在抗战烽火中展现出的精神品格,已熔铸为甬商文化最深沉、最闪亮的内核,也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遗产,必将激励着当代甬商和所有奋斗者,在新的历史征程中续写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