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学会发展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学会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充分利用第七届理事会换届契机,把换届工作与谋划发展紧密结合,汇聚全国热爱中国商业史研究之英才、建强商贸历史文化研究与传播力量、拓展中国商业史专业研究新领域,为加强中国商业史研究、繁荣兴盛中国商业史文化奠定了雄厚的组织基础。尤其是学会发展得到了国家“双一流”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新一届理事会秘书处建在该校的经济学院,为会校联合推进中国商业史学科发展、共同繁荣商贸历史文化,承担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赋予的历史使命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8年工作总结
学会2018年度工作成绩突出,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专业委员会在研讨和弘扬中国商业史文化、推进商贸历史文化进课堂、服务区域文化建设方面成效显著、成绩突出。学会全体会员、全体理事勤奋有为,会长团队奋发创新,学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在此,首先感谢国家民政部、国资委、中石化联合会对学会工作的指导和鼓励;感谢胡平、吴慧、汤庆顺等各位名誉会长的关怀和指导;特别感谢中央财经大学对学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感谢全国商科院校、商业企业、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商报》、中国经济史学会、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等长期合作单位的信任和支持,非常感谢全体会员的热心奉献。2018年学会主要抓了以下五项工作:
(一)推进中国商贸历史文化进课堂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截止2018年底,学会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合作创建的《中国商贸经典文化》教材项目,相继出版了《中国商路》、《中国金融文化》、《中国会计文化》、《晋商风云》,由商帮史专业委员会承担、李琳琦主任主编的《中国商帮》教材也已付梓印刷。《中国商贸经典文化》教材出版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许多主流媒体纷纷报道,2018年1月8日中青在线新闻、1月9日《经济日报》、1月15日《 人民日报 》、1月16日《中国青年报》等都对“中国商贸经典文化系列教材出版发行”进行了专题 报道 ,同时,央视网、新浪网、中国商网、财经头条 搜狐、新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网易等多家网络媒体进行转载报到。1月21日《经济日报》刊登了《中国商贸经典文化》教材总序《商贸的力量》一文;2月7日《中国商报》刊登了经济史专家、中国经济史学会魏明孔会长的署名文章《中国商路:中华文明社会变迁的缩影》,魏明孔会长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商路》的出版,“无疑对于深化商业史乃至经济史的研究是有所裨益的,在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今天尤其如此”。主流媒体的纷纷报道不仅扩大了学会的社会影响力,也为学会未来发展提供了很多的启示,更重要的是,为中国商贸历史文化进课堂注入了强大的推进力。2018年7月15-18日,教育部职业教育教师联盟在青岛组织了有200多名教师参加的《中国商贸经典文化》进课堂教师培训会;2018年7月25日,教育部全国商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安徽芜湖召开的“商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大会上,将推进“中国商贸历史文化进课堂”列入重要议程,并专门安排学会专家作了“中国商业发展史概要”和“中国商帮文化”两个专题讲座;最令人鼓舞的是,副会长赵丽生教授编著的《中国会计文化》被众多高职学院作为会计学专业的专业课教材,出版后销售一空,目前出版社己经进行了第二次印刷。
学会推进的中国商贸历史文化进课堂工作取得的进展和成绩,充分反映出我国教育领域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引领作用,也体现了学会工作与时俱进的特点,同时还显示出学会享有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二)以“合作共享”为核心的相对稳定的新型合作关系基本确立
面对新时代合作共赢社会发展大趋势,以谋求共同利益最大化为核心建立相对稳定的新型合作关系,是学会2018年常抓不懈的工作。学会以坚持“文化自信”为使命,以推进商贸文化繁荣为宗旨,努力拓展商业史研究领域,精心构建“合作共享”相对稳定的新型合作机制,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办事情、办好事、办长久发展之事,确保学会发展的持续性。
1、与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以“大运河商贸史丛书”为纽带,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2018年,依据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与中国商业史学会签署的“京杭大运河商贸史料丛书前期调研委托协议书”,学会对“京杭大运河商贸史”丛书项目分运河商城、运河贡运、运河盐运、运河粮运、运河商帮、运河会馆六个专题,分别以庞毅、袁为鹏、黄俶成、李德楠、钱乃余、兰日旭六位新老会长为专题负责人展开前期调研。10月,项目组确定了“京杭大运河商贸史丛书”的基本内容框架。11月10日,学会在京会长办公会对“大运河商贸史丛书”内容框架进行了完善,并对研究成果提出了独创性和权威性的标准要求。12月18-19日,经学会副会长、扬州大学副校长陈亚平教授的精心组织安排,在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在扬州大学召开了“京杭大运河商贸史丛书”调研论证会。会议邀请了国家大运河申遗负责人、扬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姜师立先生;大运河文献史专家、聊城大学运河研究院原院长李泉教授;清代财政赋税史专家、武汉大学教授、学会陈峰副会长等资深专家。与会专家学者就如何完善充实《京杭运河商贸史丛书》项目内容进行充分研讨,并就京杭运河与大运河、河政与漕政、钞关与榷关等具体内容的完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尤其对整理和研究大运河的商贸历史价值具有独创性意义形成高度共识,得到了国家大运河申遗负责人姜师立先生的充分肯定。由于学会执行《协议》讲诚信重品质,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在结题中充分肯定了学会的前期调研工作和成果,双方并建立了相互信任关系。年底,由于北京市机构调整变动,项目立项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京杭运河商贸史丛书》得到了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篡委员会办公室领导高度重视,现己列入市委的北京历史文化研完新的规划之中。
2、学会与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以“研发中国商贸历史文化课程和开展社会培训”为纽带,使会校从工作合作关系上升到业务合作关系,建立了稳定合作机制。李涛、陈斌开、兰日旭三位副会长多次筹划和设计,对双方优势资源及成果进行创造性整合和转化,规划研发高等教育“中国商贸历史文化”通识课程,并计划面向社会研发培训项目,将繁荣兴盛中国商贸历史文化与培养经贸人才相结合,把中国商业史学科发展推向新水平。
3、学会与用友基金会以“中国商业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为纽带,建立了相对稳定合作关系。随着经济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商业发展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传统商业文明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商业文化遗产甚至面临消亡危险。古老的中国,为我们留下了商业古城、商业老街、商业老字号、商人遗产、商业思想、商业制度、商业技术、商业工具、商业习俗等弥足珍贵商业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中国商业文化遗产是中国商业史学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政府和社会共同要担当的一项刻不容缓工作。为此,学会在2018年工作计划中提出“研究与保护商业文化遗产”这一项全新工作。用友基金会是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捐赠成立的国内首家专注于中国商业文化遗产整理及保护的公益基金会。基金会宗旨是支持商业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博物馆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等,深入发掘中华民族优秀商业文化遗产,全面推动中国商业文明发展。2018年,学会与基金会进行了多次交流,举行了两次专题座谈,并达成“中国商业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合作方案”框架:
(1)双方聚焦于中国商业文化遗产整理及保护,打造学术领域影响力,通过构建商业文化遗产保护话语权、积极推动商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倡导和中国商业文明的发展。
(2)组织专家团队对“商业文化遗产”范畴进行明确定义、起草标准并倡导从国家层面规范中国商业文化遗产的申请、保护等工作,以影响和推动政府官方行动。并就商业文化遗产的认定;商业文化遗产的特征;研究的相关价值体系;开发利用与保护措施等确定为合作初始阶段研究内容。双方共同愿意为构建商业文化遗产保护话语权、积极推动商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倡导和中国商业文明的发展建立相对稳定合作关系。
4、学会与国声智库文化发展(北京)中心以“研究与传播中国商贸文化”为纽带,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国声智库文化发展(北京)中心拥有权威智库资源和媒体资源。双方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共同围绕研究与传播中国商贸历史文化开展合作。
(1)双方围绕中国商业史文化对外宣传开展合作。共同策划选题、制作内容、规划传播渠道,国声智库文化发展(北京)中心提供中央媒体、地方媒体、海外传播、核心刊物、图书出版、新媒体传播等全媒体传播通道;学会提供相关资料、素材、文献等研究成果,将中国商业史文化故事告诉世界。
(2)双方围绕“一带一路”的文化交流开展合作。共同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商业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交流,为实施“一带一路”蓝图提供历史发展规律性和社会发展必然性的理性文化支持;以史今贯通方式,对“一带一路”确定的“商贸畅通”原则的经济意义和多元文化交融意义展开研究与交流;开展对沿线城市的商贸历史研究、商科教育交流、商贸人才培训等合作,共同促进双方行业领域的影响力和综合价值。
(3)双方着力开展多形式社会服务。共同主办会议、论坛、峰会等学术交流活动,共同开展研究成果评选、品牌传播、项目论证、新闻发布等合作,大力营造商贸文明社会氛围,共同服务全国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商贸文明建设。
(三)以理事会换届为契机谋划发展绘就新蓝图
学会本次换届,得益于国家坚持“文化自信”和 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形成的有利于商业史文化发展的宏观环境,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首都经贸大学、中国商业出版总社等单位都对学会未来发展表示了极大的关心和大力支持的意愿,经友好协商,新一届理事会办公机构秘书处建到国家“双一流”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截止现在,学会和中央财经大学仅半年多的合作实践,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已形成无障碍“一家亲”式的互信和互动融合文化。财经大学为学会秘书处无偿提供了宽敞的办公场所和良好的办公条件,安排了全职的秘书处工作人员,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将支持学会秘书处开展工作纳入学院管理保障范围,配电脑,安电话、建网络等,这些支持不仅为新一届理事会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更使我们感受到国家的“双一流”大学对社会责任的情怀和担当。
本次换届工作,严格依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政部《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任职管理办法(试行)》、国资委《行业协会换届选举暂行办法》和学会《中国商业史学会章程》,确立了“规范、蓄力、强基、奋力”的换届工作八字方针,采取了自下而上二步骤方式:第一步专业委员会首先进行换届调整;第二步学会召开第七次会员代表选举大会。由于各专业委员会讲发展、讲大局,于2017年基本完成了第一步专业委员会换届调整工作,为2018年学会换届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召开了中国商业史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
2018年7月7日上午,学会在中央财经大学学术报告厅召开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254名会员代表参加了会议。学会创始人吴慧老会长,原商业部部长胡平老会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国强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研究组的陶利明副组长,中央财经大学王瑶琪校长,中国经济史学会魏明孔会长,中国商业经济学会马龙龙会长等出席了会议。中央财经大学校长王瑶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国强分别致辞,王茹芹会长代表第六届理事会作《工作报告》,杨少萱秘书长作关于《中国商业史学会章程》修改的说明,陈凌秘书做《财务报告》。会议选举出第七届理事会理事370人、常务理事122人、负责人38人;王茹芹被选举为第七届理事会会长、中央财经大学校长助理李涛等36人为副会长,祝伟为秘书长;会议审议通过了《工作报告》、《财务报告》,《中国商业史学会章程修改(草案)》、《中国商业史学会会员管理办法》、《中国商业史学会会费收取管理办法》;会议提出了关于“坚定文化自信,发展学科、弘扬文化、服务社会、保护遗产,推动社会主义商业文化繁荣兴盛”新时代基本工作任务。
2.举行中国商业史学会七届一次理事会。
2018年7月7日下午,学会举行七届一次理事大会。理事会进行了四项内容:一是全体理事观看《学会发展专题纪录片》;二是为商业遗产文化专业委员会、企业史专业委员会、豫商史专业委员会和“一带一路”专业委员会举行授牌仪式;三是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魏明孔研究员,学会原副会长、安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李琳琦教授,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史建平教授分别就“中国经济史研究动态”、“中国商帮史研究动态”、“中央财经大学学科研究动态”作专题演讲;四是盐业史专业委员会、商帮史专业委员会、对外贸易史分会、万里茶道专业委员会、鲁商史专业委员会、川商史专业委员会、秦商史专业委员会、老字号专业委员会、品牌专业委员会、苏商史专业委员会分别做工作交流。
这次换届工作由于规范换届与谋划发展紧密结合,统一了目标、聚集了资源、强大了实力,壮大了力量,促进了发展。在选举出的370名理事中,来自高校295名、研究单位27名、商业行业15名、新闻出版界8名、其他25名;从区域分布看,北京138名、冮苏45名、山东31名、四川20名、安徽16名、山西16名、河南16名、其他省市(自治区)88名,学会新一届理事会形成了以北京高校为主体分布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特点,拥有了历史学、经济史、商业史等多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的经济史专家学者团队成为学会开展学术研究的基础力量,以换届为契机谋划发展取得了极大成功。
(四)广泛开展学术活动促进了商贸历史文化不断繁荣
学会通过开展多类型、多规格、多形式的学术活动,深入探讨中国的商人和商贸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推进力量,研究总结商贸富国、商贸福民、商联天下的中国商业发展历史,尤其是分布在各地的专业委员会抓研究、办研讨、搞展览、编教材、出著作,写报告,为区域的文化建设、经济改革、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研究成果,提供历史智慧启示。
2018年1月13日,学会对外贸易史分会与对外经贸大学国际贸易学院联合举办了“一带一路历史经验研究交流会”,来自大学和研究单位的学会副会长和理事共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分别以史今贯通视觉对“一带一路”贸易、文化、科技和区域的交往经验进行了广泛交流,不仅为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提供了学理支撑,而且使学会对“一带一路”的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11月,专业委员会协助对外经贸大学筹建了“UIBE中国对外开放展览馆”。
2018年1月6日,学会品牌专业委员会在桂林理工大学举行了《中国城市品牌发展指数报告(2016-2017)》发布会,来自全国高校研究品牌的专家学者32人。品牌专业委员会专注于中国城市品牌建设、提高城市发展质量、提升城市竞争力研究方向,聚焦于中国城市发展指数推广发布打造学术领域影响力,是学会开展服务社会工作的重要创新,也为学会加强社会服务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2018年1月13日,学会对外贸易史分会与对外经贸大学国际贸易学院联合举办了“一带一路历史经验研究交流会”,来自大学和研究单位的学会副会长和理事共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分别以史今贯通视觉对“一带一路”贸易、文化、科技和区域的交往经验进行了广泛交流,不仅为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提供了学理支撑,而且使学会对“一带一路”的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
2018年1月18日,学会苏商史研究专业委员举办首届“苏商·苏商文化·苏商精神”高层论坛在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本次论坛以“区域特色商业文化研究”亮出了苏商史专业委员会的牌子,专家学者就苏商史的研究范围、历史渊源、发展走向、文化特征和精神内涵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交流,并就如何将研究苏商史文化与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联系的途径展开深入研讨。这次会议在江苏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力。
2018年5月9日,秦商史专委会主办第九届全球秦商大会“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商帮的合作与发展”高峰论坛,积极搭建友好商会合作交流的新平台,秦商、浙商、豫商、晋商代表同台对话,共同探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商帮的合作与发展,共议陕西追赶超越发展的新商机。
2018年5月19日,学会老字号专业委员会在首都经贸大学举办“新时代老字号新发展”高峰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字号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80余人参加了会议。各地专家交流了当地老字号在国家改革开放中创新发展的经验,就中华老字号独特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政策和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对专业委员会面向新时代发挥好对中华老字号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中重要作用形成共识。
2018年7月,中国商业史学会与中央财经大学共同举办了“商业改革开放40周年学术论坛”。论坛从改革的经济和开放的商贸取得的成就展开交流,中国商业史学会老会长、原商业部部长胡平作了《改革开放与文化自觉》;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社科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进峰作了《“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现状与发展:上合组织视角》;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贾华强为作了《经济改革成就与发展》专题论述。本次论坛将商业改革与经济改革和“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联系在一起,突出了商贸对经济发展,对国家和区域之间的互通、互䃼、共同繁荣的推动作用,使学会对中国商业发展意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018年9月22日,中国商业史学会盐业史专业委员与盐城师范学院共同举办“海盐文化与区域社会”学术研讨会。陈亚平副会长代表学会到会祝贺并传达中国商业史学会换届情况,来自全国30多个大学和地方研究机构的50多名专家学者,对海盐产区的管理系统、海盐生产工艺的变革、运销体制的变化、海盐产区的教育、运用海盐文化打造地方文化旅游品牌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讨。黄俶成主任作专业委员会工作报告,陈锋、陆玉芹等作主题演讲。本次研讨会提出的区域社会创举的海盐文化通过“文旅结合”可以打造区域社会独特形象的社会发展观,为拥有盐文化的区域社会规划未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形成了学会盐业史研究的新成果。
2018年9月27日,中国商业史学会与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国声智库、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等机构联合在西安举办“丝绸之路智库峰会”,会议就“一带一路”实施五周年以来的成就和文化旅游、科技、大数据、大健康、金融、知识产权、国际贸易、世界遗产、生态保护等进行研讨交流,为“一带一路”提供智力支持。近年来,学会将“一带一路”作为理论探索的重要主题,提出了《中国商路》概念,以史认知“一带一路”对人类社会发展意义,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历史启示、注入科学内涵、丰富理论体系。2018年,学会又新建了“一带一路”专业委员会,旨在跟踪“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进程,总结实施经验,创建科学理论,使中国商业史学会在“一带一路”实践中有所作为。
2018年9月,万里茶道专委会与祁县乔氏文化研究会合作举办了《乔氏文化产业发展高层企业家论坛》。对做大做强“乔家大院”文化旅游品牌,发展现代金融业、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研讨。
2018年10月12--13日,中国商业史学会企业史专业委员会与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江苏省侨商总会、昆山市侨联、昆山市侨办等单位联合举办“改革开放40年长三角侨商发展研讨会”。来自长三角相关省市侨联及侨商会代表,海内外专家学者和侨商企业家等300余人参会,研讨会分专题采取“总分结合”研讨方式,提供了充分交流机会,用开放的眼光总结华商企业在改革开放40年中成长的特点与经验,挖掘发展的渊源流变与历史遗产,对侨商在改革开放中推动长三角经济发展的不可替代作用形成共识,并就未来侨商与内地企业进一步互融、互䃼、共同发展中国经济交流了远见卓识的见解。学会企业史专业委员会将内地企业和侨商企业共同纳入研究范围,突出了站位高,视野宽的研究特点。
2018年11月20 -21日,中国商业史学会与福州大学联合举办了“福船、闽商与海上丝绸之路研讨会”,来自大陆、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交流,学术研讨从海上丝绸之路的人员、贸易、物产、造船和航海技术等四个分论坛切入,多方面探讨了历史上的海洋活动和文化交流,系统推进了以“海上丝绸之路”为核心的海洋文化理论建设,为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国家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本次研讨会,由学会副会长苏文菁教授以学校和学会双肩挑职责创办和组织,发挥会校双方资源优势推动共同关注的课题研究,这不仅对扩大学会的学术影响力有积极意义,也是学会更加广泛联系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发展趋势。
2018年12月21日,鲁商史专委会与山东省老字号协会共同组织举办“山东省老字号校园文化周”活动;22日,以“运河商贸文化”为主题举办第三届鲁商文化学术研讨会,鲁商史专业委员会服务社会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2018年12月22日,川商史专业委员会举办了“自贸区建设与内陆开放型新高地经济发展论坛”,围绕泸州地方经济产业发展、自贸区建设的需要,积极开展14项横纵向科研课题研究;依托集团十余家成员单位组织市场营销专业商文化教学研究活动。
(五)不断完善机构和机制使学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1.加强党建工作
根据中国石油化工联合会党委意见,针对学会专职人员的党员人数少实际情况,中国商业史学会与中国商业会计学会、中国商业统计学会、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建立联合党支部,学会成立党员小组,并规定了党员组织关系在原单位的驻会工作人员在学会党小组和原单位党组织过双重组织生活。学会党小组在联合党支部的领导下积极开展组织生活和学习教育活动,党员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方式,在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文化自信”,“树立四个意识”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等有关精神上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2.调整分支机构
本届理事会依据国家民政部、国资委、中石化联合会和学会《章程》的有关规定,进一步明确分支机构职责,强化依据《章程》办会观念,对原有分支机构进行调整和充实,注销因各种原因多年未开展活动的分支机构,根据发展需要新建了4个具有专业资源明显优势的分支机构。
1月6日,中国商业史学会品牌专业委员会于桂林理工大学举行成立大会,品牌专业委员会主任:郭国庆;副主任:李先国、刘彦平、牛海鹏、钱明辉、连漪、张德鹏、肖小虹、刘治江;秘书长:钱明辉,秘书处建在中国人民大学和桂林理工大学。1月18日,中国商业史学会苏商史专业委员会于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成立大会,苏商史专业委员会主任:薜茂云;副主任:王志凤、朱琴华、许冠亭、吴跃农、汤可可、方毓宁;秘书长:王兵,秘书处建在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9月27号日,中国商业史学会“一带一路”专业委员会于陕西大唐西市举行成立大会,“一带一路”专业委员会主任:徐蕴峰 ,副主任:徐卫峰,秘书长:邹佩,秘书处建在国声智库。10月12日,中国商业史学会企业史分会于昆山举行成立大会,企业史分会会长:龙登高,副会长:梁华、燕红忠、林立强,秘书长:熊金武,秘书处建在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
截止2018年底,学会分支机构共有12个专业委员会和分会,分布在全国各地分支机构以专业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研究特点,各自为当地相关文化建设服务已显示出独特优势,呈现出大有作为的发展势头。中国商业史学会老字号专业委员会承接了北京商联会“老字号创新发展和品牌国际化竞争研究”项目,经费25万元,专业委员会祝合良主任带领研究团队对北京和浙江等地老字号发展状况进行实地调查,阶段成果得到了北京商联会充分肯定,并在学会的财务账目中开创了第一笔专业委员会课题研究收入项目。专业委员会主任祝合良教授荣获2018中国十大品牌专家光荣称号,老字号专业委员会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学术形象,是分支机构逐步发展强大的显著标志。
3.新制订了《学会关于每年召开常规会议实施(试行)办法》
学会针对会员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学术社团组织特点,为了加大通过召开常规会议推动工作的力度,依据《中国商业史学会章程》有关规定,新制订了《学会关于每年召开常规会议实施(试行)办法》。本办法统一规定了每年常规会议召开的时间范围和会议任务(如有特殊时间变动可采取临时通知办法),便于参会人员统筹安排工作,提高会议质量和水平,加强工作规范性,提升学会凝聚力。本办法主要包括五类会议;
(1)理事会:理事会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每年4月第三周星期六、日举行,在特殊情况下,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会议执行《章程》十七、十八、十九、二十条内容。
(2)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对理事会负责,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上半年常务理事大会一般与理事大会同期举行;下半年10月采取现场会议或通讯形式召开。会议执行《章程》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条内容。
(3)会长办公会:会长办公会是依据学会《章程》规划、组织、管理学会工作机构。根据学会会长团队分布在全国各地但又相对集中在北京的具体情况,会长办公会采取全体会长办公会和在京会长办公会两种形式。每年全体会长办公会与常务理事大会同期举行,在理事大会前一天召开;在京会长办公会一年1--2次,一般于每年3月第三周星期六和9月第三周周六召开。
(4)秘书处工作会;为了顺畅学会日常工作运行秩序,调控年工作计划实施情况,学会建立每月一次秘书处工作会制度。秘书处工作会于每月第一周周五上午举行,针对各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兼任学会秘书处副秘书长具体情况,秘书处与各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于每月第一周周五上午9--10点举行通讯会,十点半进行现场工作会。
学会在完善机构和机制的同时,还通过各种灵活机制和平台,汇聚研究力量,集中会员的专业优势服务社会。例如:通过工作计划向会员征集研究专题和方案;向全体理事征集《京杭大运河商贸史丛书》研究意愿等。在这次征集工作中在这次征集工作中,以学会前任副会长、安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李琳琦教授为代表的多位专家以高度大局观撰写了富有远见卓识的《京杭大运河商贸史丛书》专题纲目,为项目推进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以上,学会全年完成的五项工作成效显著、成绩卓著,学会面貌一新,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趋势。我谨代表全体会长,向全体常务理事、理事、会员一年的勤奋努力和无私奉献表示衷心的感谢。2018年工作体会和启示,都汇总为一句话,那就是:“工作出友谊”。主要不足有:中国商业史文化领域的话语权还不够强;学会工作计划中有些工作完成不够好;学会的会费收取不到位等。这些不足在2019年工作中重视改进。
2019年工作计划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年大事多、喜事多。中国商业史学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把准好社会主义商业文明时代脉络,提升中国商业史学科水平,积极发展社会服务,推动社会主义商业文化繁荣兴盛,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全年集中“商贸富国”、“中国商文化”、“大运河商贸文化”、“商业文化遗产”四大主题搞调研、办研讨、开讲座、出成果,营造“中国商贸是推进中国文明发展史的核心力量”的文化氛围,发挥好国家一级学会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中的作用,努力开创新时代中国商业史研究新局面,
一、学术交流
1.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华诞,中国商业史学会、中央财经大学、国声智库三家联合以“商贸富国”为论题举办首届《货殖论坛》。“商贸富国”论题分“商贸富国论”、“商贸与财政”、“商贸与金融”、“商贸与城市”、“商贸与生产”、“商贸与消费”、“商贸与社会往来”等专题同时研讨交流,深入探讨商贸与富国的意义,总结中国商人的智慧和创造力,营造商贸富国学术氛围。会员可按照自己的研究专长选题、也可按论题自命题目参会;专题研究的内容无论是古代、近代或当代均可交流;论坛于九月中下旬举行,参会会员9月1号前向秘书处提交文字成果。本次内容丰富的“商贸富国”论题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内涵贯通,表达国家一级学会的责任感和情怀,希望会员踊跃参加,常务理事带头参加,学会谨以强调商贸与富国的关系举办具有独到意义的《货殖坛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华诞。
2.中国商业史学会、用友基金会共同举办“商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学术研讨会。研究与保护商业文化遗产是学会在较长时间调研的基础上确定的一个新工作方向,是研究中国商业史具有深远意义的一项工作,也是对于学会发展具有特殊意义的一项工作。这次学术研讨会是学会与用友基金会在形成的“中国商业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基础框架上召开的,也是配合“中国商业文化遗产研究”项目研究的一次会议,旨在宣传普及商业文化遗产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提升社会对商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责任感,为国家治理损害商业文化遗产的社会问题营造舆论氛围;同时,通过召开研讨会,对商业文化遗产研究,建设中国商业文化遗产研究专家队伍,建设商业文化遗产学术体系等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次研讨主要围绕商业文化遗产的范畴和特征;商业文化遗产的认定和价值;商业文化遗产利用与保护等专题展开研讨。希望学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会员积极参加,学会重视建设与中国商业史学科相关联的研究领域,使全体会员都能融入学会工作之中,让每一个会员在发展中国商业史学科、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商业文化中有所作为。
3.“中国商文化”研讨会。为了更加全部地认识商品交换活动和商业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史的推动力,形成“中国商贸是推进中国文明发展史的核心力量”的共识,学会举办“中国商文化”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针对中国商业史学会智库的多学科人才特点,将商文化研究延伸到更加广泛的相关领域,会员可以从与商文化相联系的经济、社会、人文、地域、科技等多领域中选择自己研究专长的成果进行交流,将对“商贸力量”的认识推向新水平。学会通过学术研讨和项目研究等渠道构建“中国商文化”教材体系和专题系列讲座,组建一支具有中国商文化话语权专家讲师团队伍,提升中国商文化社会影响力。学会重视研究成果的积累和推广,积极为新时代中国商业发展的宏观决策提供启示,为商文化教育传播提供资源,为社会商文化建设提供服务,为商业行业企业发展提供指导咨询。
二研究项目
1.“大运河商贸史”研究项目。“大运河商贸价值”是学会在国家大运河申遗的期间首次提出来的概念,经走运河考察、建设教学资源库,进教材和进课堂等十多年的探索,这个独家之言的概念受到社会广泛认同,较好地完成了研究起步阶段的任务。从今年开始,学会的“大运河商贸史”研究进入发展阶段,以繁荣大运河商贸文化为这个期间的主要任务。学会将通过争取运河沿线的北京等各地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支持,深入研究和广泛探讨中国大运河商贸文化价值,梳理京杭运河商贸发展史的主要脉络,建设大运河商贸文化学术体系,将人类社会共享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历史价值研究推向深入。
今年,学会与北京市原地方志办公室合作编纂《京杭大运河商贸史丛书项目》,已得到北京市机构调整后的党史办领导高度重视,项目立项将由市政府转向市委立项项目,现在正在规划之中,如无特殊情况,项目研究将得到明年的北京市财政支持。学会各专题组要进一步展开前期调研,搜集整理文献史料,构建好内容纲目,为《项目》起动作好前期准备,按照权威性、原创性要求,编纂好在大运河文献编辑史上的具有首创研究意义的《京杭大运河商贸史丛书》
2.“中国商业文化遗产”研究项目。今年的“中国商业文化遗产”研究,是学会与用友基金会形成的“中国商业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基础框架上启动项目。研究内容主要围绕商业文化遗产范畴和定义;中国商业文化遗产的分布、分类、特征等现状分析;商业文化遗产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商业文化遗产认定标准;商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等。研究项目组要梳理社会上关于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借鉴其他行业文化遗产认定标准,深入社会开展调查研究,结合中国商业文化遗产实际,创建中国商业文化遗产理论体系、认定标准和保护与利用措施。这次启动研究,学会是深化与用友基金会的合作关系、为共同推进中国商业文化遗产研究奠定思想基础和工作基础。学会要群策群力突破“万事开头难”这一关,为建设中国商业史研究独特领域、保护和利用中国商业史文化遗产承担更多的责任。
3.《中国商文化》教材,这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刚提出的委托学会又一个项目,是国家教育部商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列入高等职业教育商科部分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教材,6月底交稿。高教出版社要求学会统筹规划专家们现有的研究成果,解决职业教育急需问题。
三 社会培训
1.今年暑假,与教育部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联合举办,面向高等职业教育商贸历史文化教师研修班,推进《商贸经典文化》进课堂。
2.与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面向社会联合举办职业培训和MBA课程项目,学会承担中国商文化课程教学任务。
四 专业委员会工作
1.商业文化遗产专业委员会举行成立大会,并召开“中国商业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研讨会。商业文化遗产专业委员会与用友基金会建立相对稳定合作关系,共同规划启动中国商业史文化遗产研究路线图。
2.川商史专业委员会研究“川商文化博物馆”筹建方案 ;开展四川商人、商路、川盐、川茶、川酒、川菜、蜀锦、老字号、巴蜀文化研究;开展对重庆、宜宾、泸州等长江航道沿线重要城市航运贸易历史文化的调研;根据《四川省商务厅等17部门关于促进老字号改革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联系省有关研究机构联合申报《川商老字号数字资源库建设》项目,年底组织“川商老字号”学术研讨会,
3商帮史专业委员会规划启动《中国商帮通史》撰修工作,将聚集全国商帮史研究专家学者召开《中国商帮通史》的编纂研究会,研究体例、内容体系、任务分工、具体路线图等工作。
4.鲁商史专业委员会全面启动《商贸运河史料丛书·运河商人》的资料搜集整理工作,构建好内容框架和体系;组织举办第四届鲁商文化研讨会。
5.老字号专业委员会集中全力完成好北京市商业联合会《老字号创新发展与品牌国际化竞争力提升》项目并召开一次老字号品牌发展研讨会。通过系统地梳理全国老字号发展现状,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出现的有利于老字号创新发展一系列新理念和新趋势,加强对政府宏观调控和老字号企业未来发展的指导性研究,争取完成一份代表国家研究老字号领先水平的研究报告。
6.盐业史专业委员会面启动《运河盐运》的资料搜集整理工作,构建好内容框架和体系;申报筹备第一届国际盐文化研讨会,研讨交流盐业在不同地区、国家的发展脉络和特点,总结盐业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
7.企业史专业委员会将于7月11日、12日在昆山举办“第十届国际华商•清华论坛”;以海外人才创业创新与“一带一路”为重点,开展香港华商研究项目;预计出版四本企业史方向《通达致远,强国裕民——中国水运建设史》系列丛书;与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合作研究中国企业史基础理论体系,立足服务企业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记述企业发展史的内容要素、体例、工具和方法,选择典型企业作范式本研究推进,召开“中国企业史论”研讨会,实行第一批“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三年工程项目。
8.秦商史专委会计划召开1-2次秦商研究学术研讨会;完成西安市社会科学院2019年重大研究课题《西安商都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作用研究》,形成《西安千年商都史话》的研究专著;完成西安市社会科学院2019年重大研究课题《西安硬科技发展历史研究》,形成《西安硬科技与‘大国工匠’精神研究》的专著。
9.万里茶道专委会与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俄罗斯乌克兰研究所合作,共同完成“晋商与万里茶道”课题研究,与武汉商学院举办的“万里茶道与长江经济带”研讨会;努力掌握万里茶道研究的话语权。
五、建设《货殖》品牌
1.学会编辑出版学会学术会刊,刊名为《货殖》,为会员服务,先以书代刊启动运行,每年一卷。从理事中征集自愿者筹资组建创刋。办出学术权威性,办出影响力。
2举办《货殖论坛》,原则上每年一次一个主题,开放式运行,办成论坛品牌。
3申报中国商业史学会评选《货殖奖》项目。
六、学会建设
1.加强党建工作,学会党小组在联合党支部的领导下积极
开展组织生活和学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在“推进社会主义商业文化繁荣兴盛”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依靠党员专家对高难度项目发挥攻尖克难作用。
2.学会坚持“以法办会”,依据国务院、民政部、国资委关于社团组织的有关规定和学会《中国商业史学会章程》规范学会各项工作,执行好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在京会长办公会工作制度,确保学会健康持续发展;
3.探索会长分工制度,研究建立学会发展工作委员会、学术研究工作委员会、社会服务工作委员会、编辑工作委员会等工作制度,加强工作分类指导力,提升学会整体发展力;
4.专业委员会要加强服务社会的影响力建设,以中华老字号专业委员会服务社会模式为启示,以有协议、有经费的规范化服务为发展方向,使具有活力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专业委员会成为各地商业文化建设
5.加强学会会员单位建设,进一步壮大学会组织力量。
6.加强秘书处信息化建设,健全学会沟通网络体系,办好学会对外官网;
7.全体会员要目标一致建设自己的学会,同心同向积极建设,创建研究、培训、咨询、社会捐赠等创收多渠道,不断壮大学会实力,强大服务社会辐射力,使中国商业史学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成为增强国家商业文化软实力的无可替代的社会力量。
中国商业史学会
二0一八年三月